风水论文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文刊 > 风水论文

地理风水、地理风水术、地理风水学的异同

来源:赣南杨公堪舆学院  发布时间:2022-06-11 11:27:06作者:杨派风水  点击:次  

 

  赣南堪舆学院:陈荣昌

  地理风水、地理风水术、地理风水学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本文试图从它们的基本常识入手,本着尊重自然,尊重事实的态度,在传统地理风水学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完整地阐述地理风水、地理风水术、地理风水学的基本慨念;明确地理风水学与《周易》的区别和相互的关系;指出郭璞葬经中关于风水理论和生气理论存在的问题;阐明易学中所讲的生气与地理风水生气的区别;阐明地理风水生气是由源气与堂气交融而生成的一种具有造化功能的物质能量;阐明葬能发福也能生凶的根本原因;同时,重申求取风水大地和传承地理风水术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当遵循的自然法则;明确地无二理、术无二法、理正则真、术正则灵、理偏则假、术假则凶、真则益、假则损的风水道理;指出地理风水术没有门派之分,只有真假之别。

  第一什么地理是风水

  郭璞《葬经》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郭璞的这一风水定义,是唯一可查的风水定义,它成为世人认识风水的唯一理论。人们没有从根本上系统而全面的研究风水,认识不到郭璞的风水定义存在的问题。气结昆仑,随脉而行,脉尽气止,聚于穴中,这是地理风水学最基本的常识。请想想,地理风水之源气行于脉中,何以乘风?何以飘散?然而,过江之龙处处可见,石梁度脉江底过,气随脉行,且是水能界之。郭璞《葬经》中的“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与风水中的客观现实不符,违背了地理风水中“源气”运行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不能成为形成风水之地的一个条件。而且,郭璞《葬经》中的“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也只是阐述了地理风水的龙行起止和聚散融结,未能将形成风水之地必须具备的环境条件表述完整。郭璞的风水定义,是一个与客观现实不符,表述不完整的风水定义,没有直观的体现什么是真正的风水。

  从形成风水之地的地理环境条件来讲,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真龙离祖,穿帐过峡,砂水护卫,养成气局,脉尽气止,山交水会,融结成穴,才能称之为风水。地理风水的核心是气,源气只是地理风水中不同功能的各种气体中的一种,它是形成风水之地的一种核心元素,是决定来龙规格、吉凶祸福、富贵贫贱最关建的核心物质,源气在未形成风水生气之前不具有造化功能。地理风水中的源气和来龙的规格与融结成穴的环境条件相匹配,来龙的规格越高,潜在的源气就越大,融结成穴的地域范围就越大。一席上等规格的风水大地,有几千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环境。

  龙行起伏盘旋,千姿百态,变化无穷,万水千砂迎、送、朝、拜各有端倪,富贵贫贱在龙身,吉凶善恶在砂水。地理风水与人生相互对应的各种祸福关系,都会在龙、穴、砂、水等诸多环境因素中一一体现。地有大小,风水有好坏,龙有尊卑贵贱之分,有文贵武贵之别,有富贵大小之差;有的完美无缺,发福久远,有的灾祸横生,其福只是昙花一现。要通过寻龙点穴,体察所有的环境,了解来龙之意、砂水之情,掌握所有的环境信息,才能对来龙的富贵贫贱,吉凶祸福,作出相应准确的判断。

  地理风水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地理风水的造化功能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如果不是真龙真穴的风水之地,就没有地理风水中特有的物质能量,没有这种特有的物质能量就没有造化功能,没有造化功能就不是真正的风水,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风水常识。

  地理风水是古人在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过程中,通过对地理环境的体察,对山川径流、山脉走向、地形地貌等诸多环境因素的系统了解和全面认识,系统的掌握了自然地理环境变化规律之后,所认识的一种自然资源。

  相地术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地理风水术。传统地理风水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一代又一代风水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反复实践,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成果;充分印证了龙、穴、砂、水及其它环境因素与人生相互对应的各种祸福关系;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了地理风水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同时将《周易》的“阴阳”、“五行”理论融入到龙、穴、砂、水及其它环境因素中,融入到地理风水学所有的理论中,贯穿于寻龙、点穴、立向、择日、下葬、建阳宅等求取风水宝地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地理风水理论与《周易》理论相结合的综合理论体系。

  地理风水是一个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具有生命力和造化功能的自然环境。在这个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客观的存在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物质能量。地理风水与人生相互对应的各种祸福关系,会在龙、穴、砂、水等环境中一一体现,以阴阳宅为媒介,风水中特有的物质能量就会本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产生一种自然感应,地理风水中的吉凶祸福,就会在与之相应的时间,在人生中得到体现。地理风水的造化功能,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检验,得到了充分印证。正是因为地理风水具有造化功能,地理风水学才得以不断发展,世代延续。地理风水具有造化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地理风水产生造化功能的真正原因是一个尚未破解的迷。现代科学还未涉足风水领域的研究,科学家们是否能找到地理风水发福的真实原因尚不可知,可以说这个问题是古人留给现代科学和未来科学一个巨大的科学难题。

  古人在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规律中发现了地理风水资源,又揭示了地理风水中各种环境因素与人生相互对应的各种祸福关系,同时又用大量的事实印证了这种关系的存在,并总结出一套有效利用地理风水资源的自然法则和操作方法,这本生就是一项伟大的科学成果。从早期相地术开始,地理风水学的发展,几乎经历了中国历史所有的人文时代,地理风水学中带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色彩,有一些鬼神思想的内容是很正常的事。面对古人创造的这项超越了现代科学的尖端成果,世人在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和任何科学结论的情况下,将其定性为封建迷信,大加批判,真是愚昧之极。

  地理风水学中的鬼神之词,大多数都是些术语与环境名称。汉代青乌《葬经》中就用“吉气感应,鬼神及人”来解释地理风水发福的原因,青乌先生首先就明确了气在地理风水中发挥的作用。吉气是地理风水中一种特殊的物质能量,正是因为吉气这种物质能量的自然感应,地理风水才具有造化功能,这是一种唯物的辩证关系,它说明了地理风水是一门以物质为基础的自然地理科学。青乌《葬经》中用“鬼神及人”来强化地理风水发福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人们信奉鬼神的力量,认为鬼神的力量无所不能。我们在研究地理风水学时,自当正确对待这样的鬼神之词。

  地理风水学博大精深,玄妙之极,非常人能明。地理风水术和地理风水中,有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对于常人来讲,地理风水学就象一部天书、一座迷宫,不得真传。没有正确的指导,人们根本进入不了地理风水学的正门,无法从根本上系统的认识地理风水。圣人伏羲观地成法,开地理风水之先河,传相地术于世,也有八千年之久,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并没有多少人真正的感悟到地理风水的真谛,懂得地理风水的玄妙。人们根本就不知到地理风水中的吉气,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成,是由什么物质生成,认识不到地理风水中的吉气是一种强大的物质能量。

  地灵人杰之词,是源于地理风水的造化功能而得,没有地灵就没有人杰,先要得地才有人杰,是地理风水中吉气感应的必然结果,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规律。然而,唯有山川融结成穴,穴中之地才能生成这种具有造化功能的物质能量。古人云:“山川融结地生成,地灵人杰气感应,帝王将相从此出,富贵荣华由此生”。这是风水人几千年的实践结论,是铁的事实,它经得起历史和科学的印证。

  地理风水是造化之本,地理风水术为造化之用,只有真正的掌握地理风水术,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才能使地理风水发挥相应的作用。伏羲传世的相地术,是一门朴实自然,操作灵活,讲求实际效果,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的一门传统绝技。它是唯一从根本上系统地认识地理风水之后,针对地理风水的实际情况,探索出的一门有效利用风水资源的神密绝技。

  古人充分认识到地理风水对国家对民族的重要作用之后,对相地术的传承,十分慎重,有极其严格的传承法则,对传承人的选择,讲缘份、重品行、看慧根、顺天意。古人云:“风水之道,乃天地之大道,事关江山社稷之稳定,非忠孝仁义不可传,非淡泊宁静无以学,非慈厚怀众不能成”,这是相地术选择传承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由此可见,古人对相地术的传承之慎重到了何等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