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龙砂穴相配在堪舆应用操作
论峰和砂
风水勘察,主要在点穴,因而点穴是风水术最主要的课题,点穴要中的,必须洞悉生气的运动变化规律,所以要寻龙证穴。
点穴与寻龙是二位一体的,不懂得寻龙证穴,点穴是盲目的。不懂得点穴,寻龙是徒劳而无功的,寻龙是探索生气(龙气)的运动变化规律,点穴是寻找人们所需的生气发生万物的处所。在风水阴宅是寻找埋葬死者的葬口,在风水阳宅是住宅基地或落村,市镇,都市的选址。
掌握了生气的运动变化规律,点穴工夫就易于反掌了。
近代,特别是自宋代蔡元定误删误释郭璞《葬书》后,王伋复古八宅,胡舜申进行风水“革新”后,几乎所有风水术者,都是对风水的门外汉,其所撰风水书,都是坐在书斋内写的文章,在纸上谈兵而已。
一、论生气(龙气)的运动变化规律
龙的分支繁衍延伸,即龙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也即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发现的地壳山脉有一定的散布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只要您从事于寻龙证穴工作,在实践中一定可以发现地壳的绉纹即山脉,都是脉脉相连的。偶尔看见没有相连接的断山,它的地纹也是相连接的,而且在地层深处还有石骨相互连接着。所有山脉都是从大山趋向小山,从高峰走向平原。《葬书》说的“过水所以止来龙”是郭璞的直观感应,而且也仅仅是说“止来龙”,而没有说是“止生气”。生气是不断的永恒的运动变化,任何东西也不可能阻止它。如果阻碍它的运动变化,世界万物都不可以生存。《葬书》不是说过“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土行长行,物因以生”吗“?
从我国的山脉而言,其大方向都是从西或西北往东或南东方向延伸,其中虽有从北到南或从南到北以从某方向和某方延伸的,也正说明生气不是形面上或机械的运动变化,而是随其内在土与水的对立面斗争——统一的结果。虽然如此,但它仍然有一条永恒不变的规律,那就是从大山趋向小山,从高峰走向平原。即是生气的运动变化的规律性。
其次生气还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律。
郭璞《葬书》说:“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行乎地中,是生气在地表下面运动变化。生乎万物,是生乎地表上面的万物。可见生气是由地下往上运动变化的。如果它向地中,就不可能生万物。这一规律是与地心引力背道而驰,也可证明地心引力亦为生气所生,统率于宇宙的生气动能之内。
从上述可知生气的运动变化规律,是永恒向上而向前的。
如 何 点 穴
一、峰与砂的区别
中国风水的术语:消砂纳水,二十八宿五行消峰纳水。其中的峰与砂,千百年来,都是你云,我云,人云,我亦云,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峰?什么是砂。
《辞源》载:“砂,石之极细碎者也。”这种砂,搬到风水学是释不通的。又载:“消砂,堪舆家以墓前高处为砂……。”如此解释,也未免太含糊了。墓前高处,把峰也包括在内。若是墓高于砂,则墓前没有砂了。
《 辞源》还载:“峰,山之直上而锐者曰峰”。那么山非直上,而非锐者,则非峰也。由此看来,《辞源》所载,风水术语以及人云无论是峰或砂,都可以概括指的都是山,是地球表层的突起部份。其中孤突起而较高的,就称之为峰。那么,非孤独的突起部份较低小的就称之砂了。
如此的峰和砂的概念,还是不够明白,因为这高与低,没有什么标准来衡量,还有必要深入的探索。风水术语常说龙虎,下关砂,下手砂。所有这些砂,都不是孤独突起的,特别是龙虎砂,是蜿蜒的冈阜,即《葬书》说的“龙虎迹乎冈阜”。但是所谓下关砂和下砂,下臂砂,都是指的水口左右二砂,却不一定“迹乎冈阜”了。若是迹乎冈阜,就不可以关闸出水口,不可以聚生气了。因此,所谓峰和砂,不可以因山的高低大小而分,应由它形状是否蜿蜒而分。即,凡属山是孤独突起的就称之谓峰。非孤独突起,而是蜿蜒突起的,就称之谓砂。
如此的概念,还存在一点小问题,那就是要与龙脉加以区别,如果称砂为蜿蜒的山,龙脉就是蜿蜒的山,砂与龙脉不就混在一起了。所谓龙脉,其长度是无限止的,所谓砂,就是有一定的长度,或某一节才可以称为砂,例如水口砂,就是限止了长度的称谓。
二、论峰砂
山之突起者为峰,到明堂,或者说到旷野,在周围所看到的山,都可称为峰,在风水学形法,是属于形的范畴。《葬书》说的“百尺为形”,即在近处看到的都是形。“看到的”,是说明在视线以内的。《玉尺经·逐吉赋》也说过“三吉凌云,虽十数里何嫌于远。六秀插汉,纵数百步亦不为疑。”也是说明论峰是不论远近,只要看得到,望得见就算数。
郭杨曾风水乘生气是内乘龙气外接堂气,因而论峰也分为主峰和宾峰。
所谓主峰,即是内乘龙气的峰,自穴场两边随龙水所界内,玄武来龙山脉突起的峰峦。以及龙尽处界水内的左右龙虎砂,都属于主峰或主砂。也可称为内气峰砂。
所谓客峰,也称宾峰或朝应峰。自少祖山至穴场,两边随龙水界水外的峰,其中古人把水口左右的低峰而称为下臂砂,下关砂,下手砂,或水口左右龙虎砂。而把对峙的高峰,称为华表。水口中间横截的砂,而称杆门……等。所有客峰,还可称为外气峰或堂气峰。
峰的形体,一般要求端壮显赫,尖齐高耸,方圆秀丽,郁草茂林。如《葬书》说的,形如龟,鹤,琴,剑,旆旗,文笔,库柜……等等,以及乾马暄天,坤牛望月,艮狗依市,巽鸡鸣阙,太微临卸,南极星辉,金陛步武,玉殿传书。(兼论方位)总之,峰以气通物应,符合自然景观,望之令人心旷神怡为佳。忌以隐迹抛踪,抱头侧面,奇形怪状。如《葬书》所说,形如投算,形如乱衣,形为灰囊,形如覆舟,形如横几,形如卧剑,形如仰刀。《逐吉赋》所说,掀裙舞袖,水瓢盂钵,偃月卧尸,剑戟牙刀。凡令人一望生厌的山峰,在所不取。
凡属朝应峰砂,必须朝海拱辰宾主识心。主客相迎,即是四势峰砂都伸向穴场,如同天空星斗都拱向北辰星。